如何使零部件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009年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意义非比寻常。经济危机下的产销胜利昭示着中国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随之而来的,是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配套和售后市场的一片向好。欣喜骄傲之余,我们的反思不能停止:我们准备好了吗?技术、质量管理能否支持中国的汽车工业创下世界一流?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技术反思
关键零部件技术缺乏,绝大多数被外资垄断。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目前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市场也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汽车工业资深专家陈光祖在接受本网采访时曾表,近两年来,内资零部件供应商在这部分的市场占有率已从30%降到20%。这一骤减意味着在技术上零部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单就发动机零部件来看,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基本具备发动机整机局部技术升级和变型产品开发能力,但全新平台开发及整机概念、供油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仍大量从国外引进或大量依赖国外公司;对发动机5C件的控制能力较强,但对关乎节能减排的大量外购零部件系统的控制能力较弱,且柴油机弱于汽油机;关键技术基础普遍薄弱,其中与电控系统开发能力相关的技术基础最为薄弱;产品开发基础能力能够达到“基本具有”程度,试制能力较强,但试验能力差距较大。在变速器总成、转向系统总成、制动系统总成、车桥总成及其零部件产品开发能力方面也存在掌握的技术细节比例低的情况。
质量反思
技术研发往往需要巨额投入,成本的控制于是成了零部件制造商最为头痛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在技术、质量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丰田在全球范围爆发的召回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质量控管的重要性。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产品质量的反思之中。
新形势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断从配套系统供货向汽车零部件装配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分担汽车整车企业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汽车模块化、系统化的设计制造,质量检查,性能试验等工作。而零部件生产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优化价格、保证质量和敏捷生产。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除了在创新和成本上下功夫外,还要大力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汽车产业快速稳步发展的要求。
全球采购提出的安全性、耐久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接轨,加快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际化步伐;同时实施汽车召回制度说明我国在汽车质量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它使我国汽车产业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不断适合国内、国际市场的新规则。
要成为汽车工业的坚强后盾,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如何做好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质量保证,如何顺应节能低碳趋势,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如何提高整体零部件产品的附加值等等都是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问题。当我们一面欣喜于汽车产销位列前茅,一面也应该积极地打好根基,以保证中国的汽车工业获得全面的胜利。
发布于:2024-11-1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