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促进阜新市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阜新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传统产业基础优势,特别是经济转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阜新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装备制造业实力逐渐增强,发展速度加快。
到2009年7月底,阜新装备制造业已拥有工业规模企业9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6.1%,其中大中型企业已达1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75707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8.0%,比上年增长48.8%;拥有资产总计448872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1.8%,比上年增长2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107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6.6%,比上年增长103.9%。
从分行业看,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大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
从主要企业来看,1-7月份,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共有5户,分别是阜新市太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辽宁金胤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阜新德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阜新华通管道有限公司和阜新广厦彩钢压型板有限公司,这5户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装备制造业的59.5%,主营业务收入占74.7%,资产占31.4%,利润总额占86.3%,利税总额占79.3%。
从主要产品看,采矿专用设备、金属冶炼设备、变压器、泵、铸钢件和防爆电话单机等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装备制造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1-7月份,全市装备制造业产销率达到98.6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平均水平3.22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2.52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产销率98.90%,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销率平均水平3.4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产销率98.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3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产销率97.4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销率10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销率98.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4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销率96.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
3、装备制造业企业利润、利税大幅增加。1-7月份,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8096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2.9%,比上年增长147.8%;实现利税总额37174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9.9%,比上年增长116.6%。
二、装备制造业呈现经济类型多元化的格局
各经济类型经济竞相发展。到2009年7月底,阜新装备制造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个,占2.1%;集体企业4个,占4.1%;私营企业68个,占70.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个,占2.1%;外商投资企业8个,占8.2%;有限责任公司12个,占12.4%;股份有限公司1个,占1.0%。
三、装备制造业为阜新市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强劲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009年,阜新市装备制造业高速增长,强劲拉动阜新市工业经济增长。1-7月份,装备制造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6.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8.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利税增长的贡献率为90.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长19.6个百分点。
2、合理调整了全市工业产业结构。阜新市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8.9%上升到2009年1-7月份的18.0%。
四、阜新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能力不强
一方面,阜新市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产品生产组装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在本地不能满足需要,只能从外地购进,这样就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例如液压行业中,大中型企业作为原材料的铸件一部份从温州、宁波等地购进,每吨原材料运费增加五十多元。另一方面,阜新市装备制造小型企业为大中型企业配套能力不够,配套方向不明。阜新市小型企业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力量薄弱,高端配套产品质量不能过关,只能在低端配套产品市场恶性竞争。这样就造成了阜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出现断点,产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竞争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2、资金缺乏
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企业都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阜新市大部分企业实力都相对较小,要保证生产正常运转,又要不断更新设备,还要研制开发新产品,资金是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3、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少
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对产品精度、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阜新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潜力没有进入企业第一线,关键工艺还不能过关,制造技术水平低,虽目前产品还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缺乏持久生命力
4、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
2008年底,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企业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6.0%,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科技人员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仅为2.3%;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为14.2%,其中,技师以上技术工人占企业全部职工的比例仅为3.2%,并且缺乏高级管理人员。
五、对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1、发展区域经济,完善装备制造业生产链
要合理布局,协调引导阜新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各有侧重,互利发展。积极推动大企业搞好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发,把住装配、精加工等重要环节;把外购件、简单零件和粗加工零件让给小企业,鼓励大企业在市内招标。这样就形成了大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生产关键零件;小企业形成专业加工、粗加工和生产零部件的区域经济生产链,使外购件、粗加工和一些小的零件在阜新都能配套。不仅能把大企业做强、做大,又带动一批小企业的兴起,避免各企业在低端产品恶性竞争,促进阜新装备制造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2、增加政府财政扶持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一是对阜新市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采用财政贴息政策,特别是对技术开发成果给予直接的财政支持。二是建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用于重要技术研发补助,共性技术研发补助,以及对企业首次实施的重大装备研制生产予以资金支持。三是建立装备产业创业基金,解决企业初期融资问题。四是加大对小型企业的融资和资金支持,解决企业生产资金和科研资金不能兼顾的问题,扶持小型企业壮大发展。
3、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人才支持和保障体系
一方面,不断推进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建立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和开放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效互动的技术创新平台。另一方面,从阜新装备制造业人才战略出发,着重在人才培育与引进制度、职业发展与培训体制、人才评价与激励标准、人才使用与服务政策等方面建立人才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强官产学研四维互动,政府提供鼓励政策,如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和政府津贴等,增加企业引进人才力度,整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使其与企业的技术人才实现共同研究,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依托职业技术院校,整合培训资源,建立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多渠道培养实用职业技术专业人才。
发布于:2024-11-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