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在“产能过剩”阴影下突围

博主:adminadmin 11-14 1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新能源产业:在“产能过剩”阴影下突围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鱼龙混杂,表面看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超过70家,但大多数企业只是简单的组装厂,能够生产兆瓦级整机的企业只有20家,并且还受到进口零部件的制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专家陈雪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作为国家着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市场开发仍然有限,产能过剩主要是指结构性过剩,风机的控制系统和主轴承仍然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六大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多晶硅和风电设备赫然在列。一时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能源产业前景笼罩了空前的阴影。

  然而,不少新能源企业人士表示,尽管风电设备、多晶硅近年新上马的项目较多,但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启动和“市场之手”的调整,我国的风电设备、多晶硅“实际产能”并未出现所谓的“过剩”。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清洁能源国际峰会上表示,政府对风电设备、多晶硅产业作出产能过剩的判断,实际意在控制新能源产业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对高水平的产能依旧持支持态度,例如国家着手限制耗电较高的多晶硅项目,但对耗电量较低的多晶硅项目还是比较鼓励的。

  盲目发展之忧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中国计划在2010年前,将新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10%,2020年前达到15%。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核电已建成运行11个反应堆,总装机容量910万千瓦;核准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54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风电连续3年翻番增长,装机容量达到1217万千瓦,居世界第四;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1.25亿平方米,年产能4000万平方米,均居世界第一。

  尽管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这种“繁荣”之下也有隐忧: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或者重复建设产业链,致使某些产业刚刚起步,就已出现发展失衡或盲目跟风的前兆。以多晶硅为例,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2万吨,产量4000吨左右,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

  新能源产业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核心技术的缺失。陈雪松认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我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

  除了技术研发之外,新能源产业发展还受到并网难的制约。这一方面是因为电网建设水平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风电设备本身技术水平不够的问题,不能保证风力转化为平稳恒定的电流供给电网。

  据了解,内蒙古、东北地区的风电企业由于远离负荷中心,发出的电往往不能被电网全额接收,到了冬季火电发电高峰期,不稳定的风电还经常被切出电网。相比之下,东部沿海的部分风电场要幸运很多。例如,山东东营基本不存在风电并网难问题,因为风电场离当地的负荷中心非常近,由于政府支持,当地电网建设也特意照顾到基地内的风电项目。

  陈雪松对记者表示,目前电网企业吸纳风电的积极性不高,国家应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扶持电网企业加速风电接入电网的建设。

  是希望,还不是支柱据悉,我国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按照规划,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不过,在庞大的投资规模面前,专家认为,相关部门还要积极统筹规划,进一步研究能源发展布局和比重,在制定能源发展总体规划时,要考虑通过设置技术壁垒,提高环保标准,避免全国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

  李俊峰提醒说,虽然新能源前景广阔,但现在只是刚刚见到一丝曙光。新能源是未来的希望,但不是今天的支柱;我们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把新能源产业真正打造出来。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当下的能源结构中,新能源依然微不足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中,煤炭依然占了69%的比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共占了91%的比重;除水电所占比重达7.4%外,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所占份额不足2%。

  中国低碳网学术委员会的一位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比较现代化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完整体系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刚刚建成的,设计寿命一般都在30~50年,整个体系的运转才刚刚成熟,在短期内停掉它们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至少在未来30年内无法根本转型,只能继续延续。”该人士表示,比重不足2%的新能源,即便发展很快,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负载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和中国的经济列车顺利前行。

The End

发布于:2024-11-1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阿赫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