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实现途径

博主:adminadmin 12-19 4 0条评论

  来源: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陆化普

  实现城市可持续交通是科学发展观在交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提出我国现阶段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可持续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交通的思路与途径。

  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安全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交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具体目标如下:

  l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系统的需求;

  l 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挤;

  l 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l 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l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l 促进社会公平,增加交通出行的可选择性;

  l 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l 整合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实现交通方式间的快捷转换;

  l 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影响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因素众多,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路网结构、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五大影响因素。

  (1)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

  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对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因为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城市用地的性质、开发强度和空间分布、城市各组团内部职住比例、各组团内部的功能配置等都对城市交通的发展有根本性的影响。

  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促进,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形成了其独特的城市结构。

  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交通系统要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土地利用则应从建设交通负荷小的城市结构、调整交通需求特性的角度合理配置和使用。

  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交通发生量和交通吸引量,决定了交通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结构,从而影响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因此,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求城市要实现合理的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

  (2)城市交通结构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同的交通方式在运行方式、运载能力、单位能耗、环境影响、运行速度、运输成本、可达性、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他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的城市交通结构对城市可持续交通具有不同的影响。它们在交通方式的分担率、运输经济性、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这些方面正是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组成要素。

  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必须走高密度开发、建设紧凑型城市发展的道路。支撑这样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发展特点的综合交通系统结构,必须以公共交通为主导。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结构,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服务大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城市路网结构

  城市路网作为城市交通的供给,对城市可持续交通具有重要影响。

  路网规模作为城市路网的重要特征,对于道路的可达性、畅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交通可持续性不但要求道路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且要求路网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和连通结构要科学合理。

  道路网络的结构特征对于交通可持续性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不同的路网结构特征适用于不同的城市结构和用地形态。一个与城市规模、地理特征和产业布局相适应的路网结构,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广泛的作用。

  道路等级结构同样对城市交通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道路等级结构兼顾了不同城市或地区对畅通性和可达性的需求,不但会使交通出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将会减少交通对市区居住环境的干扰、使得道路资源最优化。

  因此,通过科学的规划,不断完善道路网,提高道路网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和连通结构的合理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4)城市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指以城市道路与道路交通活动为管理对象,以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最大效率为目的的综合性管理。广义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应该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发展的整个流程,即包括设计阶段的规划管理、实施阶段的建设管理、运行阶段的功能管理与安全管理四大环节。具体的说,它包含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规划管理、道路交通资源(包括道路设施资源、交通资源即客流资源和货流资源等)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和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和交通环保(交通噪音、废气等)管理等各个方面。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高效、便捷、舒适、少公害、少能耗,促进城市经济和交通的繁荣发达、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环境的整洁优美,同时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目标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值得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交通建设和规划的管理有助于在空间上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引导交通需求,减少交通拥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水平;机动车的管理和交通环保管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节约能源。

  因此,城市交通管理的制度化是实现可持续城市交通的保障措施。

  (5)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简称TDM)是根据交通出行产生的内在动力,出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空消耗特性,通过各种政策、法令、现代化信息设备、合理开发土地使用等对交通需求进行管理、控制、限制或诱导,减少出行的发生,降低出行过程中时空消耗,建立平衡可达的交通系统。

  交通需求管理是源头管理,涉及土地使用布局、运输方式与运输组织、出行引导等方面,对道路交通负荷时间和空间分布均衡情况具有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交通需求永远大于交通供给,因此要通过交通需求管理使得城市具有合理的交通结构,使得需求与供给动态匹配,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目标。

  城市交通系统供求关系的演化机理(陆化普等,2007)可以用图1表示。

  

  当交通需求增大,系统无法满足交通需求时,根据供求关系当前所处的状态不同,有三条基本途径可以实现交通供求关系的平衡。第一种情况,当管理水平低下,交通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可以通过实现交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使得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缓解交通供求关系不平衡的矛盾,实现交通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第二种情况,当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尚未完善、不同交通方式的基础设施构成与城市的交通需求特性尚未完全协调时,可以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来提供更大的交通容量、同时使交通方式分担关系更加合理、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程实施更加完善,以此提高交通设施的容量来实现交通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第三种情况,当交通基础设施完备并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时,城市需要从长期对策的角度,调整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进而改变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特性,来满足交通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上述3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增大交通供给,后一种属于改变交通需求特性以达到实现交通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的目的。由图3.1可知,无论是改善交通管理、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还是调整土地利用形态以及改变人的交通行为,都需要资源(R)的投入,并且需要规划、政策等保障措施。当我们任意改变供求的任何一方时,交通系统T和城市活动系统A将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一组新的平衡交通流状态F。所不同的无非是在解决供求关系矛盾时,是改变交通供给ΔT,还是改变交通需求ΔA。

  总体上说,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三个层次、两个方面”(陆化普,1999)着手,根据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特点,采取系统的综合对策,以实现交通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见图2)。

  

  所谓三个层次,其一是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交通总需求超过城市的交通容量极限,避免城市局部土地超强开发而使局部交通系统无法支撑这种需求;其二是从交通结构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以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环境;其三是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此外,通过实现城市交通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使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所谓两个方面,是指从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以实现交通系统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

  本文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因素: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路网结构、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以及上述因素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和演化机理。最后,本文提出了从“三个层次、两个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总体思路,即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交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角度,以及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解决交通供求动态平衡的问题。

  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安全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交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城市可持续交通的核心目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满足合理的交通需求三大目标,其本质是建立公交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其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用地形态、城市用途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和城市交通系统自身的协调和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陆化普, 交通现代化管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2] 陆化普, 毛其智, 李政, 贺克斌, 帅石金, 张希良, 城市可持续交通:问题、挑战和研究方向. 城市发展研究, 2006,13(5):91~96.

  相关阅读:

The End

发布于:2024-12-1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阿赫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