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密封垫片命中两核电项目招标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在不久前国内两个核电项目的国际招标中,国产密封垫片脱颖而出。掘金中国核电市场的国内外设备制造商,对此的感受显然各不相同。
相对于国内“开创了该领域国产化新纪元”的说法,“风险较大,中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的速度太快。”则是中国工业报记者在采访国外几家著名的密封垫片制造商时,他们一再传递的信息。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特别顾问隋永滨则态度鲜明:“一点都不快!”
引子:国产垫片脱颖而出
事情还得从年初国内两个核电站的核级垫片招标项目说起。
2008年12月22日,由中国原子能公司组织的方家山、福清核电站核级垫片项目国际招标正式开标。2009年3月23日,中国国际招标网公布了中标信息,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两个核电站的RCC-M1、2、3级管道法兰用石墨密封垫片项目。
在这场与外资品牌密封巨头的同台竞技中,宁波天生分别以85.73和85.74的综合得分获得中标权。而据一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的说法,宁波天生的总分要高出第二名20分。
此前,我国的核级密封垫片绝大部分都从国外进口。
据了解,10年前,我国在大亚湾核电站中曾率先使用石墨密封垫片,将之作为替代缠绕垫片的标准产品,而现在,法国核电站的管道密封几乎全部都在使用石墨热片。
尽管看上去不过是小小、薄薄的一片,但据介绍,一个核岛每百万级系统中要用到3000多处垫片。在核电站运行系统温度与压力交变的情况下,它可以保障系统管道的零泄漏。
宁波天生的董事长励行根告诉本报记者,此次投标,外方的投标价格比一年前与中方共同参与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时降了70%。有统计显示,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管道和阀门所用的核级密封垫片若全部进口,总价值达2000万欧元左右。若按我国平均每年建设4~5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计算,则每年用于垫片的投资将达到8000万~10000万欧元。而如果完全采用国内产品,可节省投资数亿元。“8年前接触到该产品后,我们便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宁波天生核电市场部副总经理宋炜告诉记者。
据介绍,成立于1993年的宁波天生,致力于船舶、机械、石油、化工、核工业及航天等领域密封方案的解决,是目前国内唯一石墨密封产品取得核级应用认证的企业。
“今后在一些公开招标的大项目上,外资品牌的市场会缩小。”励行根分析认为,预计今后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将占到70%~80%。
论战:设备国产化风险之辩
对于此次国产垫片中标,在采访中,部分外企选择了沉默,更多的则表示了对“国产化速度快”、“无供货业绩”、“风险较大”的担忧。
相对于石化装备用的密封垫片来说,核级密封垫片除了要满足高温、高压、热疲劳的苛刻工况条件外,还必须要具备耐辐照、高可靠性、高寿命及核级清洁的要求,需要经过压缩率、回弹率、应力松弛率及最大泄漏率等多项技术性能测试和热交变试验,才能在核电站得到应用许可。
某外资品牌密封公司销售总监曾对本报记者一再强调,垫片在核电站庞大的投资中占比非常小,但承担了很大的安全作用。他提醒说,目前某些本土公司还没有真正的核电领域的使用业绩,就大面积推广其产品技术,可能会存在风险。“而核电领域一旦出现风险,后果将很严重。我们对此很担忧。”
针对这一看法,国家密封产品检测中心主任李江认为,“目前国内密封件的整体技术水平已经上去了,本身没什么可质疑的。而且核电事故一般都是人为因素,设备一般不会出事故。况且我国的核电管理体系也比较严格,可有效地防范风险。”
2008年10月31日,天生研制的核级石墨密封垫片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国家级鉴定。记者手上的鉴定意见显示,该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已在核电站中成功应用,使用性能满足要求,可以在核电站建设中推广使用。”
“宁波天生的核级石墨密封垫片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意义非常重大。国内产品通过国家级验证后,国外企业都慌了。”李江向记者描述。
励行根告诉记者,该产品从原材料到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等,全部由企业自己完成,且已用于2008年秦山一期、二期及三期核电站的大修工程,具备了供货业绩。“从秦山一期、二期工程全部采用国外密封垫片,到秦山二期扩建工程100%用我们的垫片,秦山三期95%以上换成了我们的垫片,国内产品一步一步在替代国外产品。”
对于中国积极推进的核电设备国产化,某外资品牌密封公司销售总监在肯定的同时也表示,“迅速和大量的核电国产化,即使存在可能的潜在风险,也要到2013年、2014年才能显现出来。目前中国的核电发展处于‘跃进’时代,如果放松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就会存在事故风险。”
核电的第一要义即安全、可靠,国外的担忧无可厚非。对此,中国原子能公司国际招标处处长朱胜利告诉记者,“天生也一直在根据采购方的要求不断改进,开始是以备品备件试用,用户反应不错后才逐步扩大使用范围。”
“核电产品要做完压力、老化等所有的试验后才会逐步推广。”隋永滨对记者表示,“而且我们有一套严谨、科学的程序,非常小心谨慎,外方所说的风险是不存在的。”
结论:国产化推进任重道远
“为这次中标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的精力是国外的几十倍。”采访中,励行根不免向记者感慨,要实现真正的国产化并不容易,国家支持核电设备国产化,但要求也非常严格,尤其是技术指标。很多企业首先是技术指标达不到,其次,即便达到了要求但因为供货业绩的问题也进不去。
“一些用户怕担责任,即便国内的鉴定数据优于国外也不敢采用,国产化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励行根表示,“国产化不只是设备制造商一方的事情,希望设计院、用户能更多的给国产设备机会。”
而事实是,如果没有供货业绩就不予采用,那么业绩将永远不会有。隋永滨曾介绍过,针对核级泵阀,在国家发改委的协调下,制造商与中核总、中广核达成协议,如完全按照其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造、完成所有试验并经过专家评定且符合业主要求,就视同有了业绩。“由于采用这一措施,我国的核级泵阀国产化步伐大大加快。现在应把核级泵阀突破首台首套的经验逐步推广。”
与此同时,隋永滨也一再呼吁,希望继续得到用户的大力支持,凡是中广核已用的,比如核二级阀门,希望能在中核总的项目上应用。反之亦如此。“垫片,中核总已经在秦山项目上应用了,我们也希望中广核能够广泛应用。”
由于核电产品首先需要考虑其安全、稳定和可靠,用户在采购时自然会将产品使用业绩等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国内产品尽管价格有优势,但价格不是最重要的。我国的企业本身起步晚,要想打入核电领域,首先必须要符合技术要求,提供过硬的产品。其次,价格要可以接受,同时一定得保证供货时间。”朱胜利向记者强调。
发布于:2024-11-1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